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市要闻

薛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为城市管理聚合力 为门前三包赋“信”能

时间:2023-05-08  来源:  作者:
  


为全面助力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创建,进一步提升辖区整体环境水平,薛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以“门前三包”作为实现城市科学管理、常态管理的重要举措,将信用治理理念与“门前三包”城市管理工作相结合,逐步让“共享共建品质薛城”成为广大商户和责任人的共识,不断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现代化、智慧化水平再升级。

一、信用赋能,推进城市治理精细化

创新“信用+城市管理”模式,制定《薛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执法领域信用管理及星级评价实施办法(试行)》《“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将信用治理理念与“门前三包”城市管理工作相结合。

启动“信用”“执法”双引擎。融合信用治理理念,优化“门前三包”城市管理工作。门前三包责任商户“一户一档”建立信用档案,“一店一码”进行信用赋分,用信用积分量化城区9340户沿街商铺“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情况。将城市管理精准到街巷、细化到商户,实现城市管理效能最大化。

释放城市管理“信”动能。让城管变“诚管”,构建城市“诚信管理子系统”。对信用主体实施分类管理,采取差异化的奖惩措施,增强经营业户自我管理效能。按照“积分管理、试点运行、管理延伸、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有序推进城区诚信管理系统全覆盖,逐步形成独具薛城特色的“信用赋能、分级管理、全员共建”的城市管理模式,为“打造首善之区 建设品质薛城”搭建过硬环境载体。

二、“信用”执法,提升城市管理温度

创新城市管理工作思路和手段,强化“信用”执法,做好管服“加减法”

执法服务做“加法”。为扎实做好信用信息归集工作,各属地执法中队遵循实时采集、应采尽采原则,将执法力量下沉网格,将“车览式”管理转为“步行式”服务,践行城市管理“721”工作法。对单位、商户“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强化日常监督,入户走访贴近群众,畅通执法人员与群众的交流沟通渠道,为群众解决城市管理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服务“零距离”,提高为民便民惠民效能。

执法处罚做“减法”。对于没有主观恶意、情节显著轻微或没有明显危害后果的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或行政强制措施,进行信用赋分,计入区信用信息评价系统,按照年度信用积分评价行政相对人信用星级,建立信用“红黑榜”制度,消除以罚代管、罚而不管现象。

管理效能显“乘效”。将信用信息归集工作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相结合,建立问题发现、解决机制,对杂物乱堆乱放、摊点乱摆乱设、广告乱贴乱挂、车辆乱停乱放、噪音扰民等各类“门前三包”管理问题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掌握了解、协调处理,以“暖心式”服务、“亲民型”管理、“人性化”执法不断推动经营业户由“被动服从管理”向“积极配合管理、主动参与管理”转变,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三、信用红利,激活城市管理内生动力

落实守信激励,抓实群众参与营造共治氛围,激发城市管理内生动力。

打造一个示范点——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公众参与”的工作原则,联合街道社区打造“诚信+门前三包”示范街区,开展诚信之星、门前三包示范户评选活动,充分发挥“一个店带动一条街,一条街带动一座城”示范效应。今年以来,以四季菁华街区为“诚信+门前三包”示范街区试点发放并张贴诚信“二维码”名片126户,深化“信用+城管”模式,持续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奖励一批先进户——为诚信之星、门前三包示范户悬挂奖励牌匾,对红榜商户降低日常检查、随机检查、专项检查频次,向诚信之星颁发流动红旗、绶带、各类小礼品。

形成一种新风尚——以“诚信分”提升城市“管理分”,激励商户主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围绕先进榜样“比学赶帮超”,充分调动社会参与积极性,建立城市管理机关与监管对象的良性互动机制,进一步形成“为人民管理城市、靠人民管理城市、让人民共享城市”的良好局面,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通过“信用+城市管理”模式,一方面以治提质,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通过分阶段、定目标,持续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上墙“门前三包”责任牌9340个,签订18680份“门前三包”责任书,实现了城区内主次干道5300户、背街小巷4040户的“门前三包”签订率100%,实现了精确化、规范化和全方位覆盖的城市市容环境管理模式,助力管理精准化。另一方面以智提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将“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诚信评价体系。根据门前三包落实情况,对照《薛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执法领域信用管理及星级评价实施办法》,“一店一码”进行信用赋分,实现了高效化、便捷化和全社会参与的城市信用赋能管理模式,助力管理智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