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市要闻

台儿庄区:推进公园绿地开放共享 让自然生态“触手可及”

时间:2024-08-05  来源:  作者:
  

        盛夏的周末时光,在枣庄市台儿庄区绿树成荫的两岸公园,不少游人正在赏绿、拍照,柳树林间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孩子们在草地上戏嬉奔跑,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扎起帐篷摆好野餐垫,享受着阳光和清风的照拂……

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公园建设管理方式转型的双向奔赴,是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台儿庄区以入选全省首批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城市为契机,坚持以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以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满足市民“出门5分钟见公园绿地”要求,打造了更多可进入、可体验、可交往的城市绿色空间,推进全区公园管理服务模式提升,让人民群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相关经验做法被《大众日报》等媒体宣传推广。

美颜城市空间  推动绿地建设更亲民

坚持“出门见绿、移步入园”原则,打造多元化公园绿地体系。一是以绿为底,打造多元场景。推进综合性公园、口袋公园、街角游园等多类型公园建设,满足市民群众多元化的休闲需求。目前,已建成两岸公园、带状公园等公(游)园10处,口袋公园32处。建设兰祺滨水绿道、古运绿道、湿地绿道等各类绿道网络53公里,构建快进慢游的沿运交通体系和城市出行体系,并以绿道串起运河古城、特色乡村、生态湿地等景观节点。二是节约资源,扩大生态效益。注重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利用城市“边角余料地块”和“巴掌地块”打造精品口袋公园,并提档升级兴中广场花境、东顺路花境、两岸公园花境等30余处城区道路节点,装点城市“后花园”。目前,全区新增、提升绿化面积40余万平方米,全区绿地率达到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21平方米。三是常态修复,保持靓力底色。下足“针”功夫,做好精细养护,每季度对公园绿地进行“体检”,从人性化服务、园林景观效果等方面持续进行完善提升,焕发公园内生活力。对于广进路带状公园、府前广场、兴中广场、古运公园等建成时间较早、内部设施老化、苗木品种单一的公园进行微更新,增加植物种类,美化园路,更新座椅、廊架等城市家具,进一步满足周边群众的休闲娱乐需求。

提升乐享品质  推动绿地体验更舒适

按照“常绿畅绿”理念,通过优化衔接和设施织补,为市民增添更加舒适的休闲体验。一是轮休开放减压力。从时空两方面选择适宜开放共享的公园绿地,优先选择面积大、空间广、景观好、配套全的场地作为开放共享区域,并根据公园场景主题和特色,划定开放时段。对开放共享的公园绿地按照“一地一策”精细化管理,建立草坪轮休制度,半月为一个周期,及时对开放共享草坪和服务设施进行维护,确保绿色空间“常绿长靓”。2023年以来,已完成对两岸公园、月河公园、湿地公园等6个公园4.6万余平方米草坪的轮休维护。二是功能多样添动力。依托城市公园绿地集聚城市功能,创新“公园+课堂”“公园+健身”“公园+文化”等“公园+”丰富多元的游憩体验,与现有城市公园体系进行互补,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复合型的绿色生态网络。去年以来,两岸公园承办全省老年人持杖健走交流活动、古筝表演、写生大赛、春季亲子游园等各类活动136场。三是全龄友好释活力。按照“一园一主题,一园一风格”要求,加强儿童游乐、运动健身、休闲娱乐、自然科普等公园绿地空间、场地和设施的配套建设,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并融入大战文化、运河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让绿色开放空间成为促进社会善治和文化传承宣展的平台。目前,已打造“月河”“战史”等主题公园12个。

强化精管善治  推动绿地共享更持续

按照“放得开、管得好、行得远”工作要求,推进精细化管护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一是智慧赋能强管理。依托数字化城管智慧平台,在全区公园绿地精准布点,安装高清摄像头50余个,构建了“点线面”规划格局,对部分城区公园绿地实时监控。同时,以城管执法单兵、车载监控为流动监测设备,平台人员第一时间发现环境卫生、园林景观、公共设施等方面问题,及时调度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实现“动与静”“陆与空”全方位、立体化、无缝隙覆盖,极大提高公园绿地管理效能。二是志愿服务增氛围。依托“绣花针”志愿服务队和社区网格员,将开放绿地管护纳入常态化志愿服务体系,定期以公园绿地为阵地,开展植绿护绿、垃圾分类、公园座椅征集、绿色出行等志愿服务活动。探索通过选聘公园园长、义务监督员等方式,引导更多市民参与到公园绿地管护中来,共同畅享家门口的“绿色福利”。三是市场运作提质效。探索引入市场化运营公园模式,规划契合公园特色的经营业态,通过公开招标、特许经营等方式引入优质企业和团队,让专业团队承担公园的运营管理;探索公园园长制,对公园广场精细化养护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实现管干分离,提高公园的服务质量和效率。秉持“人民公园人民建”的理念,通过公园市民信箱、城管开放日等方式,征求群众意见建议122条,促进公园绿地更好地服务市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