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枣庄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以来,我局根据《枣庄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要求,坚持依法履行职责、科学民主决策、规范行政执法、强化普法宣传,不断提升城市管理依法行政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1.强化组织领导。市城市管理局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管理效能、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手段,成立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能和具体落实科室、人员,对法治政府创建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切实推行法治政府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细化法治政府创建责任分工,制定依法行政年度工作计划,围绕全局中心工作,确立依法行政的主导性地位,调动全体干部职工参与法治政府创建的积极性,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2.加强执法督察。年初印发了《2024年全市城管系统行政执法监督计划》,对各区(市)城管部门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明察暗访等方式检查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执法过程监督、案卷评查、解决疑难问题、推进依法行政中的积极作用,有效提升了依法决策能力和水平。
3.规范执法行为。为加强对全市城管系统执法规范化的指导,我局制定出台了《枣庄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并根据新的《行政处罚法》修改了执法文书。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城管系统行政处罚行为,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提升执法效能。
4.执行重大决策。按照《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的要求,严格落实《枣庄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内容,规范重大决策行为。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审查等程序规定,加强合法性审核、备案审查监督,完善法律顾问协助审查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实行“双审查”模式,压实部门法律论证责任,对各科室、中心上报政府的请示件涉及重要内容的,先由单位的法制科室进行合法性初审,再由外聘法律顾问开展合法性审查,充分发挥部门法律顾问的行业专长和司法行政部门的法律专长相结合优势,不断提高政府法律顾问参与政府法律事务的工作质量。审查过程中,组织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提出法律意见,实现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率、法律顾问参与率100%。
5.规范行政检查。今年我局制定了《“双随机、一公开”年度检查计划》和《任务清单》,编制年度抽查计划,按照计划开展部门内部和部门联合检查工作,并公示结果,有效解决了随意检查、执法扰民等行政检查情况。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本年度15项检查任务。
6.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强转树”专项行动,整顿队伍纪律作风,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执法规范化的通知》,坚持服务优先、处置与疏导相结合原则,持续深化“721工作法”,大力推行“亲情化”、说理式执法,着力构建“精心服务、精细管理、精准执法”枣庄城管模式,认真按照《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开展行政处罚,做到过罚相当,适度恰当,严禁违规执法、选择性执法、超越职责边界执法及违反程序执法,切实做到崇法善治、执法严明。加强执法人员特别是协管人员管理,严禁无证(协管)人员从事执法工作。
7.开展系统学习培训。为进一步强化全市城管系统的执法能力和法治素养,组织机关、中心全体人员参加枣庄市2024年度国家工作人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网络专题培训班,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法治素养测试,均通过了测试。11月4日至7日,在市人才公寓举办枣庄市城管系统2024年执法业务培训班,邀请省住建厅城管局、市司法局、市人大法工委等有关专家学者授课,市、区城管局分管负责人、法制科科长、基层执法中队中队长共计4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采取专题讲座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围绕法律条文解读、案卷评查常见问题、城管执法实务等有关内容专题学习,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和执法水平。
8.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城管进社区”法治宣传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局进社区”服务质效的通知》,构建完善区(市)、街道、社区、小区四级管理网络,积极推进领导包(区)片、科室(所、队)包社区、执法人员包小区的联系包抓制度,做到夯责到人,明责到事,在帮助市民解决问题的同时,查找审视城市管理存在的短板不足,改进服务质效,提升管理水平,以“小切口”惠及“大民生”,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群众幸福指数。截止目前,我市231个社区“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已实现全覆盖。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
一年来,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对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宣传力度不够,普法宣传创新不足,宣传形式单一,群众知晓率不高,导致群众对一些工作不清楚不理解,尚未形成与市民群众共建共治的城市治理新格局。二是执法权责上下不对等。在执法层面上存在“上窄下宽”现象,市级城管部门负责对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城市管理领域业务进行指导督导,区(市)城管部门实行多领域综合行政执法,“大城管”格局基本形成,业务覆盖面较广,向上对口多个市级部门,有时存在监管和处罚运行不顺畅问题。三是市级城市管理部门人员数量较少。作为维护和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部门,目前市城市管理局面临人数偏少的困境,下属市城市管理发展服务中心为事业编制,没有具体执法权限,无法办理执法证件,对我局行政执法和行政检查等各项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对下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也提出了挑战。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1.法治学习情况。一是带头参加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结合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原原本本研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枣庄讲话精神,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紧密结合当前工作,推动城市管理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二是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班,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读本》《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等重要论述,牢牢把握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2.法治建设情况。积极推动法治城管建设,依法开展环境卫生、市政管理和园林绿化等各项工作。年初成立了《枣庄市城市管理局2024年立法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统筹推进2024年全局立法工作开展。目前由我局起草的《枣庄市停车管理条例》(代拟稿)已于2024年1月20日经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为我市停车管理执法提供坚实法律保障。
3.普法宣传情况。成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明确工作职能和具体落实科室、人员,对普法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制定《枣庄市城市管理局2024年普法工作计划》,按照职责细化普法责任清单,将“谁执法谁普法”落到实处,结合“城市管理进社区”活动,进社区进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普法宣传、2024年“美好生活 法典相伴”主题普法宣传,以及《枣庄市城市绿化条例》《枣庄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枣庄市停车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观念。
3.群众诉求办理情况。今年以来,参加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节目2次,办理群众各类信访投诉案件200余件,按照枣解决·枣满意专班要求抽调1名同志在研判组工作,精准高效解决群众诉求问题,制定局领导干部接访日程表,用心用情受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所有案件均做到及时受理,及时转办,案件回复率100% ,结案率100%,同时深入一线实地督办重难点案件,现场推动办理进度,今年以来共督办各类案件27件,取得了一定实效。高效运行智慧城管系统,上半年平台运行各项数据指标稳中有升,全市各级指挥平台共上报案件220996件,立案受理220728件,立案率99.88%。
4.依法履职情况。一是城市绿化提档升级。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枣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石榴树种的园林绿化应用,积极推进各类绿地项目建设,夯实绿化基础。深入践行“民生园林”理念,通过“公园城市试点”等项目,推进便民设施进公园,推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优化了公园绿地的功能和布局,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空间。创新“全龄乐园”建设理念,重点开展“适儿化、适老化”改造,打造了以台儿庄两岸公园为代表的43处总计15.32公顷的儿童友好空间,改造典型经验做法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联合列入《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在全国进行宣传。加强行道树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查处侵占绿线违法行为,积极宣传爱绿护绿知识,提升市民的法律意识和绿化意识。截至目前,全市建设提升公园游园、口袋公园90处,城区绿化节点67处,生态街巷100条,“国球进公园”54处,绿廊绿道50公里,“公园绿地开放共享”50公顷。二是环卫保洁精细高效。深入推进城市道路机械化保洁,细化道路机扫保洁作业标准,采取“人工+机械”作业模式,推进以机械化联合作业为特征的城市深度保洁,主干道机械化清扫且每日不少于2次,主次干道洒水每日不少于3次,不断提高保洁效率和保洁精细化水平。截至目前,城市道路机扫率、洒水率达到91.80%、92.69%。规范运转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收运体系,常态化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暗访,印发问题交办函3份,指导各区(市)规范运转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及时清运生活垃圾。2024年,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焚烧率持续保持100%。三是市政设施高效运转。按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的原则,对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井篦井盖、桥梁、路灯等排查出的隐患问题,第一时间进行修补。截至10月底,共完成城区破损路面新增及修补89740.5平方米,人行道砖更换维修17070平方米,盲道496平方米,路沿石新增维修28114米,挡车桩维修更换609个,更换护栏8347.5米,施划道路标识标线148614米,新增修缮雨水篦子防坠网2169处,维修桥面90平方米,新增维修桥梁护栏和防撞设施531米。通过开展城市夜景提升、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提升改造小微绿地等措施,丰富群众休闲生活,打造安全夜间环境,截至目前,完成城区主干道路交叉口快速化改造16处、城区街道靓城改造14条、节能改造城区街道36条,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亮化提升69处;新安装路灯道路长度23.8公里,维修更换灯杆1074杆,路灯19393盏,铺设路灯电缆线59115米,更换振流器、触发器、漏电保护器等电器配件9473件,全市建成道路路灯覆盖率100%,灯明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LED路灯广泛应用。四是数字赋能创新管理。全市各级智慧城管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截至10月底,全市各级指挥平台共立案受理340098件,结案340024件,结案率99.98%(国标90%)。《智慧城管视频AI智能分析应用》获得2024年度全省智慧化城市管理创新应用场景竞赛三等奖。五是全域整治停车难题。制定了《枣庄市停车管理条例》,已于5月1日施行,填补了我市停车管理立法空白;积极推进《枣庄市主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2022—2035年)》,目前已通过批复纳入总体规划。实施智慧停车项目建设,持续优化升级智慧停车管理服务平台,打造规范、便利、高效的停车环境;通过统筹地上资源、地下空间,增设立体停车设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效增加停车泊位供给。截至目前,完成城市发展大厦、市政府综合楼停车场、杏坛广场、承河路路内泊位智慧化改造等,新建改造智慧化停车泊位1397个,新增公共区域停车泊位3144个,城区停车难问题进一步缓解。六是精细管理市容环境。坚持“疏堵结合”积极开展市容秩序整治,对五小行业及马路市场加以规范,有序开放各类早夜市临时摊点群37处,实现了城市烟火气与文明风的共赢。截至目前,全市清理乱贴乱画26627处、乱堆乱放7262处;规范占道经营(店外经营)97907处、门前三包12167处、各类车辆停放82312余辆次;检查工地3265家,处置带泥上路56次、工地扬尘49处;全市餐饮企业共安装油烟净化机4628套,新安装126套,处置建筑生活噪声2412起。立足全市户外广告实际,积极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工作,着力推进《枣庄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设置专项规划(2024-2035)》编制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拆除立柱广告4块、拆除(规范)楼顶(体)广告51块、牌匾广告1200余块,清理条幅5900余条,清理野广告22900余处。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积极联系对接市教育局、各个学校等单位,联合开展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安排执法人员开展护校行动,加大对学校上学、放学期间的周边环境治理工作。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1.加强系统法治培训。落实领导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把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尊法作为一项长期性、经常性工作来抓,加强执法培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全系统干部职工法律知识水平,制定普法工作目标,丰富宣传载体,使法治意识真正入脑入心,提升普法实效,为法治政府创建营造良好的社会局面。
2.深化机构改革精神。落实好机构改革和执法力量下沉工作,针对执法权限和执法人员下放至镇街的情况,做好放权和承接工作的有序衔接,做到不挂空档、不留缝隙,进一步强化本系统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业务水平和法治素养,切实增强全系统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意识。
3.加强案卷评查。以省、市案卷评查工作为抓手,加强对各区(市)城管部门行政处罚案卷的评查力度,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滥用自由裁量权超越裁量基准幅度作出处罚、不按照法定处罚程序进行处罚、以罚代管等问题。通过反馈具体问题,通报共性问题,组织抓好评查问题整改工作,切实提升行政执法案卷质量。
4.规范城管执法。强化“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编制《城市管理执法手册》,健全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和规则,完善执法办案程序,巩固和深化“721”工作法,坚持审慎包容监管,实行“轻微免罚”、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推行“说理式”执法,兼顾执法“力度”和“温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5.提升服务满意度。 认真办理各类信访投诉案件,提升对各类群众反映问题的办理质效,严把信访投诉案件从受理到办结的各个环节,确保投诉案件的办理实效。加大对网络舆情监管力度,确保各类舆情案件处置到位。严格落实政风行风热线“一把手”上线制度,对节目后需办理反馈的群众反映问题,第一时间转办、跟进,高效回应群众诉求。持续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活动,完善问题处置、议事协商、部门协作等制度,做到“小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大事三级联动”。推行“城管上门帮办”,主动为临街商户招牌设置、餐饮油烟防控等事项提供服务,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6.提升数字赋能水平。继续推动智慧城管平台安全规范高效运行,重点加强平台日常网络维护、数据安全,注重提高案件办理质量,进一步发挥平台总抓手职能作用,确保案件办结数量与质量稳步提高,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
枣庄市城市管理局
2024年12月27日